??低曎x能農產品 智慧監管“舌尖安全”有保障
發布時間:2020-09-14 14:19:49 閱讀量:1686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其質量安全不僅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關系社會和諧與國家穩定。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例行監測合格率連續7年穩定在96%以上,但市場消費的絕對值大,仍然存在較大風險,問題主要集中在非法添加違禁藥品、違反農藥安全間隔期上面。
在當前政府機構改革精簡機構和人員的大背景下,僅靠監管人員到現場巡查的傳統方式難以有效解決,迫切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自動化、實時化、精準化的智慧監管模式,提升監管靶向性。
解決方案
農產品質量安全主要監管三個步驟:配藥作業、打藥作業和采摘作業。??低暲肁I開放平臺開發了打藥行為分析和采摘行為分析算法,通過在田間部署的高清智能攝像頭采集農事行為信息并進行識別分析,智能識別并提取人員身份信息、打藥、采摘等農事行為及用藥類別等有效數據,對違規行為發出預警信息,保障了檢測結果的真實可靠性,指導生產主體嚴格落實質量控制要求,消除了風險隱患。
智慧監管流程
蔬菜大棚監管場景
具體是如何實現的呢?
步驟一·配藥作業
首先,工作人員需在智能配藥臺上進行配藥操作,通過掃碼槍讀取藥品信息,記錄藥品的種類規格及用藥量,同時后臺將自動推算出休藥期。
步驟二·打藥作業
記錄好藥品信息后進行地塊間的打藥操作,智能攝像頭會自動分析打藥行為并記錄下打藥時間。若未配藥即發生打藥行為,將被視為違規操作。
步驟三·采摘作業
采摘時,后臺會根據上一次打藥時間自動推算出本次采摘時間是否已超過休藥期:若超過則視為符合安全用藥規定;若還在休藥期內,系統自動發出違規采收報警提醒,通知農企負責人及監管部門予以重視。
方案價值
安全優質農產品是生產出來的,也是監管出來的,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業務,倒逼生產環節實行標準化作業,確保百姓們的舌尖安全。